第541页(1/3)
安置好杜卢这边,衡玉走去寻陆钦。
陆钦在馆藏阁里和几个督学们谈话,一一细问各位学子的情况。
像是山文华这类基础比较差的学子,他还专门制定了一番安排,确定山文华能尽快跟上进度,又不至于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情绪。
衡玉束手站在旁边,听着陆钦谈话。
陆钦说话时语调不疾不徐,抑扬顿挫格外讲究。
不得不说,听一位君子说话,实在是令人觉得如沐春风。
等陆钦说完,衡玉适时上前,笑着把茶杯递给他,“老师喝口茶润润喉吧。”
陆钦笑着接过,问道:“杜卢那里都妥善安置好了?”
衡玉道:“都好了,杜夫子颇为满意,直说今晚就在书院里留宿。”
陆钦失笑,“认识那么久,他这风风火火的性子是半点儿也没改啊。”
抿了两口茶水润喉,陆钦说:“我近来在思考一件事。白云书院秉持着学风自由,我是希望书院里的学生能够自由辩驳,议论发声的。但朝廷没有一条律法,是允许学生妄议朝政无罪的,我想着能争取让朝廷通过这条律法,”
“这条律法影响颇广,等朝廷那边通过再到推广,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个时候,书院的这批孩子们已经学有所成,在书院里开设辩论课程,他们也有能力参与进来。”
衡玉拱手,“若是老师思虑妥当,此事可为。”
元宁帝是个敢于纳谏的君主,再说了,这条律法是对士人的优待,还能提高元宁帝的名声。他会好好考虑此事的。
陆钦点头。
他这一副衰朽身躯,已经等不到白云书院的学子们彻底长成,但他可以为这些学子们的成长铺平一条路。
在先帝时,他和山余的同窗友人曾因妄议朝政获罪,性格肆意、才华横溢的少年郎从此入仕无门。
这几十年来,风气虽然好了不少,但一直没有相关的律法允许学子议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