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临定江要塞(1/1)
这一门临时才加入试验炮兵营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其实并不是军械处主持研发的火炮计划,而是罗安兵工厂的工程师们自己搞出来的。
军械处对于后装火炮的研发和装备计划,主要是集中在两种型号,一种是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也就是现在所使用的七十五毫米后装炮,二十多的倍径,将近五千米的有效射程,重量方面控制的也不错。
这款火炮在军方将领的眼中,除了口径小了点,其他的都是相当的不错,而且即便口径小,但是因为后装火炮采用的是圆柱形炮弹,装药量比圆形炮弹大的多。
即便只有七十五毫米的口径,但实际爆炸威力和一百二十毫米的圆形榴弹相当。
因此,不管是林子然还是军械部门还是其他将领,都已经是把这一款七十五毫米野战火炮定位于取代大量的新旧九斤野战炮乃至五斤野战炮,作为未来的师属炮兵团的主力火炮使用。
而高一级别的支援火炮,暂时来说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一百二十毫米的野战炮上,争取更远的有效射程,更大的威力。
可惜,大口径的长管炮对于制造工艺实在太高,之前的青山机械厂哪怕是实验室状态下都无法手工生产,现在罗安兵工厂的研发部门接过了这一研发计划,但是时间短暂,但是罗安兵工厂的工程师们也是认为,这种火炮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想要生产这种级别的野战炮,放眼整个南海州,估计也只有南海机器局这种先进大型兵工厂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了。
至少罗安兵工厂现有的设备是搞不定的。
所以罗安兵工厂内部的工程师内,根据青山机械厂提供的众多技术资料,在继续研发一百二十毫米野战炮的同时,则是把目光瞄向了短身管的榴弹炮或者说臼炮上面。
因为对于火炮而言,最难的就是炮管的制造,而同口径下,身管越长的炮管越难制造。
为了降低技术难度,他们就是瞄准了短身管火炮上,既然都是短身管火炮了,那么口径自然要加大,于是乎,他们就是搞出来一百五十毫米的短身管火炮。
这刚制造出来第一门样炮,只打了一发实弹呢,军械处的人看见了实弹测试后就是目瞪口呆,然后直接把这门样炮给拉走了……
因为这玩意威力实在太大,一百五十毫米的口径炮弹,其爆炸威力比两百毫米的圆形炮弹大多了。
至于射程短了点只有四千米左右,这不重要,哪怕只有四千米但是也能吊打一切现有的各类前装滑膛炮。
重量的话,战斗全重两点五吨,行进全重大约三吨,这点重量对于习惯了使用了重炮的大恒藩镇军队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别说两三吨了,哪怕是七八吨乃至十吨左右的重炮,大恒藩镇的炮兵将领们也敢直接拉上去当野战炮用!
普通的沙阳马拉不动没关系,他们还有体型巨大的拉尔马。
那些三百毫米口径的巨型短管滑膛炮,当年的第六重炮团都敢拉着从南部防线一路杀到重广城外!
所以区区这点重量,完全不算什么。
对此,林子然也是感到有些欣喜,越发觉得当初决定迅速拿下郡城是正确的。
不为别的,仅仅是一个罗安兵工厂就值回票价了。
有了这个兵工厂,他麾下部队的武器弹药的供应能够直接飙涨一大截。
现在不仅仅能够自给自足各类武器弹药,还能生产更先进的后装火炮。
如今罗安兵工厂这边,可已经是对火炮的生产线进行调整,准备量产钢制后装火炮了。
这一点是青山机械厂无论如何也做到的。
如今的青山机械厂,都只能是继续以手工装填小规模生产,一个月也生产不了几门。
但是罗安兵工厂的火炮厂如果改造完毕,一个月至少能生产三十门以上的七十五毫米钢制后装跑,哪怕是现在的生产线还没有改装完毕,但是都已经是提供了好几门后装炮了。
甚至都还弄出来了一门一百五十毫米的短管榴弹炮。
这种效率和技术能力,是青山机械厂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南海州内第二大综合兵工厂,可不是开玩笑的!
看着正在道路上行军的试验炮兵营的这些后装火炮,林子然感觉强攻定江要塞的把握又多加了几分。
这刚去的时候估计困难了点,但是后头的罗安兵工厂正在日夜不停开工铸造后装火炮呢,如果前头的战事稍微持续个十天半个月,他就能再获得几门后装炮。
如果一个月,他就能多出来十几门后装火炮,其中至少会有好几门的一百五十毫米短管后装炮。
带着这些后装火炮一路南下,林子然的亲自率领的大量步兵和炮兵,为了保证不出差错,所以走的比较慢。
但是作为前锋部队的第一骑兵旅以及第一师却是已经提前抵达了定江要塞北郊。
徐中书作为第一师师长,前锋指挥官在刚抵达定江要塞北郊,就带着一票参谋军官拿着望远镜看了。
这一看,就是让他皱眉不已!
这个定江要塞,还真的是一个纯粹无比的要塞堡垒啊!
定江要塞位于罗河之西,定江之北的河口位置。
定江要塞所在虽然是河口,但实际上地形比较高,搞出了河面大约数十米。
这就意味着居高临下。
面向西北方向是高大厚实的类似半圆形的城墙,但实际上这城墙是标准的棱堡城墙,有着众多的突出部用以部署火炮、步兵火力等等,以形成众多的交叉火力。
这还不是全部,在城墙之外,则是同样负责的壕沟防御体系!
整个防御体系,短短不过一千多米,但是城墙、壕沟等体系加起来,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富有纵深,可不是只有孤零零一道城墙。
这一道防御体系,至少可以部署上百门火炮,上万名士兵同时进行作战。
看着几乎武装到牙齿还厚实无比的定江要塞西北城墙防御工事,徐中书尝试着推演了一下进攻,最后微微皱眉了。